来源: BBC 作者:
11月14日中共十八大结束,选出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完成了”中共高层权力的交接。但是中共这一看上去“平稳”的权力过度,事实上却充满了变数与玄机,可谓险象环生。中共在权力划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所面临的危机与问题,将无情地揭开这一“平稳交接”的面纱。 网
中共十八大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仍然是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胡锦涛誓言“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吴邦国提出“五不搞”(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分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和不搞私有化),七个常委中多数为保守派人物(如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和张高丽),都说明,保守和既得利益势力在此次权力交接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和占有的优势。
二、政策上汲取薄熙来事件的教训,由过去的只求发展而转为注重“共同富裕”和提高执政能力及素质等。无论是胡锦涛的报告还是习近平的讲话,都极力强调改善民生和加强反贪腐。习近平将如何“分蛋糕”的问题提到中共新领导层的议事日程上来。薄熙来采取的“民粹”政策使他获得了民意的支持,被大连和重庆的一些民众视为“亲民的贤官”,让北京和其他地区相形见拙。
三、强调在党内外寻找各种“共识”。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指出,“转型中国”需要“四大共识”,即:“改革开放共识、社会和谐共识、科学发展共识和中国特色共识”。习近平也强调,要明确“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问题。在中共看来,这些“共识”在官民之间和党内上下必须建立起来,以达到其尽量减少冲突和化解分歧的目的。
汪洋和李源潮落选政治局常委,温家宝十八大期间“政改”言论的被“噤声”,胡锦涛“含泪”裸退,凸显了“团派”在此次权力博銮中的暂时失势,为新的一轮“你死我活”权斗拉开了序幕。
中共十八大保守派在权力瓜分中占优势,是团派或胡温派妥协与厉害权衡的结果,以避免保守势力摊派或撕破脸将中共高层权斗公开化和扩大化。但这并非意味着,“强硬派”就一直会占上风。
中共在十八大上不放弃或不淡化马列毛思想和强调所谓的“五不搞”,看上去继续了其政治思想和理念的传承,但事实上却加大了中共执政理念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和冲突,让中共在为其执政实践的辩护中更加难以自圆其说。中共现行的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不管是在理念与价值取向上还是在政治实践上都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其政治模式相去甚远。中国目前的以“权贵资本主义”为特征的社会政治形态,向中共传统的统治理念(即马列毛思想)提出了严厉的挑战,迫切要求中共对其实行抛弃或改变,以使中共得以从理屈词穷和言行不一的悖论中挣脱出来。
一些中共的智囊和知识精英们早已看到了这一政治发展的迫切性,并不断地向中共高层发出了相应的信号和呼吁,要求中共逐渐放弃其传统的“革命”理念,创立符合现实政治发展的“新政治观”或顺应民意的现代执政理念。中共十八大继续强调马列毛思想和“五不搞”,实际上是一种在其精神、价值体系和政治理念上的“自杀”行为,把自己更深地推向强词夺理与自欺欺人的窘境,让自己更快更大地失去其公信力和作为执政者的形象。抛弃马列毛等传统政治思想和理念,是中共日后无法规避的一个抉择。不管中共愿意不愿意,其在思想和价值体系上的变更或变革是不可避免的。
在继续保持一党专制僵化体制的情形下,中共将无法实现其在十八大上所许下的那些诺言与豪言壮语,无法加强其法制建设或实现法治,无法杜绝官员的贪腐和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无法减低贫富差距和实现所谓的“共同富裕”,无法在官民和政企之间建立起真正的共识,无法有效的解除中国目前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与危机。这一切都将加剧中共派系之间和官民之间的冲突,都将使中国的社会与政局变得更加动荡不稳或充满变数。
中共十八大后要一意孤行的就是,继续硬着头皮不改革,走“不到黄河心不甘”和“不见棺材不流泪”的绝路(如胡锦涛:“我们将永远不会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等等)。另外,中共还继续玩促使老百姓“爱明君”和“恨奸臣”的游戏,即:叫几个常委唱花脸和几个常委唱白脸(比如:七个常委中有四个保守派和三个温和派)。这样,民众(在其媒体的导向下)就会对中共高层的“清官们”(通常是温和派或改革派)抱幻想,把政治改革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但其结果却总是,中共永远都不改革,永远都不搞民主政治(如: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温的三十多年里,“政改”一直毫无进展)。其借口是,保守派阻拦,不让温和派搞政改。然而,这些权术花招也只能抵挡和诓骗一阵子,不是长久之计,无助于最终解决危机与问题,无助于真正稳固中共的政权。
十八大特点 家园温哥华
中共十八大展示了如下三大特点:一、各派争夺政治局及其常委名额的“殊死”搏斗。正如外界观察和分析所示,中共新一届政治局及其常委的产生,是中共权力层内部保守势力竭力拼搏的结果,也是中共权贵利益集团几经权衡推演的产物。中共十八大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仍然是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胡锦涛誓言“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吴邦国提出“五不搞”(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分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和不搞私有化),七个常委中多数为保守派人物(如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和张高丽),都说明,保守和既得利益势力在此次权力交接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和占有的优势。
二、政策上汲取薄熙来事件的教训,由过去的只求发展而转为注重“共同富裕”和提高执政能力及素质等。无论是胡锦涛的报告还是习近平的讲话,都极力强调改善民生和加强反贪腐。习近平将如何“分蛋糕”的问题提到中共新领导层的议事日程上来。薄熙来采取的“民粹”政策使他获得了民意的支持,被大连和重庆的一些民众视为“亲民的贤官”,让北京和其他地区相形见拙。
三、强调在党内外寻找各种“共识”。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指出,“转型中国”需要“四大共识”,即:“改革开放共识、社会和谐共识、科学发展共识和中国特色共识”。习近平也强调,要明确“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问题。在中共看来,这些“共识”在官民之间和党内上下必须建立起来,以达到其尽量减少冲突和化解分歧的目的。
问题与危机
中共十八大虽然选出了新一届的政治局及其常委成员,形式上完成了其高层权力的交接,但是中共高层的权力斗争并没有因此而停歇,相反却以另一种形式持续加剧。汪洋和李源潮落选政治局常委,温家宝十八大期间“政改”言论的被“噤声”,胡锦涛“含泪”裸退,凸显了“团派”在此次权力博銮中的暂时失势,为新的一轮“你死我活”权斗拉开了序幕。
中共十八大保守派在权力瓜分中占优势,是团派或胡温派妥协与厉害权衡的结果,以避免保守势力摊派或撕破脸将中共高层权斗公开化和扩大化。但这并非意味着,“强硬派”就一直会占上风。
中共在十八大上不放弃或不淡化马列毛思想和强调所谓的“五不搞”,看上去继续了其政治思想和理念的传承,但事实上却加大了中共执政理念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和冲突,让中共在为其执政实践的辩护中更加难以自圆其说。中共现行的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不管是在理念与价值取向上还是在政治实践上都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其政治模式相去甚远。中国目前的以“权贵资本主义”为特征的社会政治形态,向中共传统的统治理念(即马列毛思想)提出了严厉的挑战,迫切要求中共对其实行抛弃或改变,以使中共得以从理屈词穷和言行不一的悖论中挣脱出来。
一些中共的智囊和知识精英们早已看到了这一政治发展的迫切性,并不断地向中共高层发出了相应的信号和呼吁,要求中共逐渐放弃其传统的“革命”理念,创立符合现实政治发展的“新政治观”或顺应民意的现代执政理念。中共十八大继续强调马列毛思想和“五不搞”,实际上是一种在其精神、价值体系和政治理念上的“自杀”行为,把自己更深地推向强词夺理与自欺欺人的窘境,让自己更快更大地失去其公信力和作为执政者的形象。抛弃马列毛等传统政治思想和理念,是中共日后无法规避的一个抉择。不管中共愿意不愿意,其在思想和价值体系上的变更或变革是不可避免的。
政局难稳定
中共十八大在政治上出现的倒退(不去马列毛、回避政改),不仅不会让中共新一届领导层日后在政绩上有什么拓展,而且也不会给中共政权带来更多的合法性基础。它只会加剧中共内部在权力和思想上的争执,激化已经沉积的诸多矛盾与问题,打乱中共在治理上的步伐与阵脚。在继续保持一党专制僵化体制的情形下,中共将无法实现其在十八大上所许下的那些诺言与豪言壮语,无法加强其法制建设或实现法治,无法杜绝官员的贪腐和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无法减低贫富差距和实现所谓的“共同富裕”,无法在官民和政企之间建立起真正的共识,无法有效的解除中国目前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与危机。这一切都将加剧中共派系之间和官民之间的冲突,都将使中国的社会与政局变得更加动荡不稳或充满变数。
中共十八大后要一意孤行的就是,继续硬着头皮不改革,走“不到黄河心不甘”和“不见棺材不流泪”的绝路(如胡锦涛:“我们将永远不会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等等)。另外,中共还继续玩促使老百姓“爱明君”和“恨奸臣”的游戏,即:叫几个常委唱花脸和几个常委唱白脸(比如:七个常委中有四个保守派和三个温和派)。这样,民众(在其媒体的导向下)就会对中共高层的“清官们”(通常是温和派或改革派)抱幻想,把政治改革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但其结果却总是,中共永远都不改革,永远都不搞民主政治(如: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温的三十多年里,“政改”一直毫无进展)。其借口是,保守派阻拦,不让温和派搞政改。然而,这些权术花招也只能抵挡和诓骗一阵子,不是长久之计,无助于最终解决危机与问题,无助于真正稳固中共的政权。
0 评论: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