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民主拯救中国! CDP.ORG
Democracy Save China!
Home » » 中国企业倒闭潮释放出什么信号?

中国企业倒闭潮释放出什么信号?

Written By CDP.ORG on 2011/06/09 | 6/09/2011

 
作者: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 邱 林
 
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邱林:温州的出口导向型企业目前正陷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最低谷。出现这种现象,至少有三个原因。
温州官方的多项调查显示,2011年前三个月,温州眼镜、打火机、制笔、锁具等35家主要出口导向型企业利润同比下降约30%,亏损面占1/4多;全市企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认为当前资金吃紧的企业占到42.9%。当地多位企业家和官员的共同评价,现在企业的困难远远大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每个人都很紧张,苦苦撑着,咬紧牙顶住。
从多家媒体的报道来看,虽然温州的出口导向型企业目前尚未出现大面积倒闭,但他们的生存状况正陷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最低谷。有分析认为,出现这种现象,至少有三个原因:
首先,通货膨胀带来原材料上涨的压力。原材料的上涨,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制作眼镜原材料银为例,已从2010年的每公斤2000多元上涨到现在的3400元。
其二,用工荒和加薪潮带来的影响。据温州市经贸局对855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4.5%的企业表示用工紧缺,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其三,国家收紧银根使原来融资就很困难的温州出口导向型企业更加雪上加霜。企业资金短缺成为企业十分严峻的问题。许多企业不得已只有依靠民间借贷,融资成本大幅攀升。不少中小企业因缺少流动资金而不得不放弃订单,一些出现间歇性停产,少数因经营不善、出现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困境。
实际上,温州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倒闭潮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须付出的代价,也是国内劳动密集性产业面临生存危机的一个缩影。这些企业会不会由此开始步入低谷,甚至导致整个产业衰落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但是,随着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土地、人工等成本的提高,一部分出口导向型企业倒闭已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趋势。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发展的临界点,其经济发展的转折态势已基本形成,如果产业结构得不到及时转化或升级,必然与经济发展产生矛盾,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近期沿海地区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发生倒闭破产,大部分是没有竞争力的低端企业,以前依靠低工资,低生产要素价格,赚得点加工钱,但缺乏核心竞争力。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转折期时,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承受力是最差的,无论是中国还是其它国家,概莫能外。由于受经济危机以及油价屡创新高的影响,日本2008年以来破产的企业家数升至四年来最高点,其中大部分是出口导向型企业。这些企业雇用了全国70% 的劳动人口,2009年约122430人因企业破产失业,人数也为日本2002年摆脱经济衰退以来最多的一年。
日本中小企业的命运是一面镜子。像日本这样的国家,有着庞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按理说来出口导向型企业应该已有成熟发展经验和机制可以依赖,但尚且不能摆脱影响,更不要说处在发展阶段的中国出口导向型企业了。
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过去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企业过度扩张导致的产能过剩,是企业在追求出口产品数量时忽视扩张质量和管理的结果。在这些企业中,行业扩张没有行业整合与之相配合,企业扩大产品出口规模犹如沙滩起高楼,结果最先被淘汰的反而是所谓的“行业龙头”。如果出口导向型企业“做大”的冲动是个案,那么冲动者理应受到市场的惩罚。
需要指出的是,国内许多出口导向型企业追求出口产品最大化并不是偶然的,与这些企业所处的政策环境相关,特别是与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和商业银行“垒大户”的结果。这不是新问题。如果政府强势救助出口导向型企业,对这些企业的投资者而言,不能倒闭就少了一个退出“止损”的选择。
其实,企业倒闭潮释放出的信号表明,目前,随着货币政策的紧缩,以及人民币的升值,导致成本价格不断上涨,而企业的资金成本也大幅度增长,未来一至两年将是中国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洗牌年,估计将有一半以上企业主动倒闭,退出市场。换句话说,出口导向型企业要么转型,要么就倒闭。如果转型成功了,企业的竞争力就更强了;如果转型不成功,那么就只有倒闭或迁移别的地方去。
Share this article :

0 评论: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

中国民主党网络阵线公告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Copyright(C)中国民主党网络阵线 CDP.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