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网信息员德明报道)从2011年到2012年底,是中国大陆县乡两级的基层人大进行换届选举的年份。在这次选举中,出现了比以往更多的独立参选人,借助于微博等网络工具的放大,形成了一股独立参选的热潮。目前,江西、新疆、黑龙江、青海、甘肃、山西、天津、北京等地基本上已完成了选举。而到目前为止,北京是独立参选人数 最多、来源阶层最广泛、造成的声势和影响最大的地区,也是独立参选遭到的压制最广泛、最集中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共有65人曾宣布参选,9人曾成为初步候选人,无人进入正式候选人,而结果是公开的独立参选人无一人当选。从北京的情况基本上可以看到本次基层人大选举中独立参选的一般面貌。
北京的独立参选者,来自于广泛的社会阶层,有野靖环、韩颖等13位拆迁居民维权代表所组成的第一联合参选团,以及邵黎华、孙宝妹等10位同样是拆迁维权者所组成的第二联合参选团,有乔木、仝宗锦、吴青、张映伟、吴丹红等大学教师,有张凯、李刚等律师,有熊伟、姚博、徐春柳、程海、项立刚、毛建生等媒体人,有大学生如张诗羽、黄浩明、李昊辰、刘超、刘若晴、方洋等,有作家柳红、许多余,有公民维权人士许志永,有公司职员如常玮平、林毅竟,有公务员蔡振华,有娱乐界人士如程钰婷(模特)、崔文璐(娱评人),有自由职业者如朱奇、吕�星等。
独立参选的诉求和动机大体有四类:
一是维权的要求。如联合参选团中的拆迁维权代表,他们都有多年的维权经历,当他们的权益遭到政府行政、司法部门的侵害时,他们曾试图寻求人大代表的帮助,但他们在现有的人大中,却找不到愿意负责任的代表。于是他们才要自己去参选人大代表,为自己也是为众多权益被侵害的民众代言,去监督政府,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政府行政、司法的不公和腐败;
二是民主的诉求,这类独立参选主要是从推动和实践民主的理想出发。如独立参选人熊伟认为,独立参选是"探索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推动中国走向民主法治的路径,人大代表竞选应成为中国政改的突破口" ;许志永的参选诉求是:民主法治总要有人推动,我将最后一次参选海淀区人大代表,在独立参选遭打压的环境下,这是公民的责任;朱奇的参选诉求包括"推进民主法治变革" ;刘超的参选诉求包括:以宪法赋予的权利做民主的实践,尽一个公民的责任和担当,我相信如果每个人都将民主落实在行动,中国的明天将更充满阳光;程钰婷的参选诉求:1、实践民主,在青年之时探索民主之路,行使公民之权利与义务,使得热血理想有归有属;2、普及法律,当下社会人人向往民主法治,却鲜有人知选举真正意义,故吾探路,探宪法赋予权利之路;3、回报社会。
三是更为具体和局部的权利要求。如李昆鹏在参选中提出:1.积极促使政府在本选区的医疗设施投入,特别是对老年人医疗护理的方面;2.积极促使政府在本选区建设公立学校及幼儿园;3.积极促使公交公司多开几条公交线路,方便居民出行。程海的参选诉求是"保障非京籍人口的参选权" 。
四是出于一种参与或被围观的兴趣。如常玮平在参选感言中说:"……实际上我也没竞选纲领,即使我有,估计也无几多人听,我自认这其实更像是个行为艺术。" 北京化工大学学生李昊辰对于参选的认识是:我不敢说如果当上能为做大家做到什么,但是我会去努力稀释一下傀儡的浓度,尝试做点什么。自称后现代的独立参选人吕�星,提出"允许校园裸晒,自由串宿舍,恋爱自由作爱自由" 。
独立参选热潮的出现,是中国社会政治变革要求的反映,也是公民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觉醒的表现。独立参选与现行政治体制之间,存在着两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独立参选是对现行官僚体制的挑战和冲击。因为,基层人大代表虽然在名义上是由人民直选产生的,虽然在法律条文上人人皆可以自荐参选,但其"潜规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懂得的,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民主和法律的摆设,是一种形式上的"走过场" ,以独立姿态去碰撞这种已成惯性的封闭体系,当选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明明知道却又无视这个"潜规则" ,就是一种挑战。对于官僚体制而言,有人把它的摆设来当真和较真,也是一种冲击。
另一方面,独立参选是在现行体制的法律框架内争取民主权利。基层人大选举是在官僚体制下以普通公民身份参与政治活动的唯一渠道。独立参选不符合"潜规则" ,但符合明规则。大多数独立参选人,其诉求并不在于改变现行体制,而是在现行体制的框架内争取权利。
0 评论: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