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民主拯救中国! CDP.ORG
Democracy Save China!
Home » » 〔《公民》社论〕推进自由

〔《公民》社论〕推进自由

Written By CDP.ORG on 2012/06/29 | 6/29/2012

《公民》月刊特约评论员 
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而言,自由之价值已经自我确立,已经无需论 证,期待自由,要求自由的愿望已经成为社会主流,并且是求变的社 会心态的重要驱动根源。
那么如何获得自由?这显然是一个宏大无比的问题,是任何单篇文章 所无法充分涵盖的话题,也是没有一个路线图的天问。不过正因为问 题很宏大,所以不应拒绝多个角度的阐述,任何一个有意义的追问, 都能增加人们对获得自由之复杂道路的理解,从而更加接近自由。
人们常说,Freedom is not free,自由不是免费获得的,自由的到 来不仅仅是某种偶然,或者是某种代表天意的神秘力量赋予的──虽 然在不可确知的领域里,天意有其角色。自由的到来是一群热爱自由 的人士有意识的推进自由的结果,这个过程意味着苦难,磨练,承 担,加上策略性的抗争,也许还要加上一定的运气。
运气可以存而不论。了解中国民间抗争历程的人们,苦难、磨练和承 担正是无数推动自由人士的基本人生轨迹,他们值得任何认同自由价 值的人们的敬意。在这些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策略性抗争,或 者正如题目所提示的,如何推进自由。长期研究非暴力运动和民主化 转型的大师Gene Sharp说过,任何政府自由或专制的程度,在很大程 度上反映了被统治者争取自由的相对决心,以及被统治者对奴役他们 的企图进行抵制的愿望和能力。把这句话放在中国当下,可以说,民 众争取自由的相对决心已经越来越强烈,但是抵制和对抗统治者奴役 的能力还不够,还需要不断训练和挖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上推进自由的历程已经激励了无数仁人志 士,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财富。不过任何经验都不能简单的移植,经 验都需要结合新的情势,进行再叙述。《公民》月刊长期关注中国公 民社会的成长,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的自由民主历程,本刊特约作者 基于对当下中国民间抗争生态的了解,基于对社会情势的概括性分 析,作出一些推进自由的一般性叙述,希望能给有意愿提供某种借 鉴。
推进观念领域的战争
说观念领域是一场战争,其实并不夸张。人是观念的动物,基于共产 主义的种种观念,教义和言说是现存专制体制最重要的统治基础。这 套意识形态已经千疮百孔,不过在还没有完全溃败之前,它都是影响 公众行为的重要因素。认同自由价值的人们应该继续主动卷入到这场 观念之争,在每一个场合展开同这套僵化意识形态的斗争。瓦解专制 体制,以观念领域始,以观念领域终,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直在激 烈的进行中。让人欣慰的是,在这场战争中,极权主义已经节节败 退。虽然官方依旧掌握着大部分媒体,但是由于其观念僵化,语言陈 旧,逻辑苍白,其效果可想而知。而民间社会运用汉语的灵活性,运 用创造性的表达,慢慢的把官方意识形态逼入死角。在互联网时代, 尤其是在微薄时代,观念领域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无数网民,或记 录,或转发,或嘲讽,或嬉笑怒骂,或长篇大论,正在形成一个独特 的话语传播景观,全面的反制着官方在观念领域的能力。很多时候, 官方已经是有口不能言,有意不能表,到最后只能是恼羞成怒、强词 夺理或进行言论封杀。所谓不争论、不折腾、五不搞等态势窘境都表 明,在观念领域,官方已经全面处于守势,这是一场不断消耗威权体 制合法性的战役,而胜利并不遥远。
观念领域的争战是其他更多社会资源积累的基础,是民间社会资本积 累的重要步骤,也是阻断权力体系不断从民间获取支持的最容易的反 制措施。观念领域的努力为其他所有行动奠定了基础,不过观念毕竟 是一种软性力量,并且很容易耗散,对现实的专制体制所造成的冲击 力是有限的。因此需要设计一些特别的行动,通过这些行动来承载观 念变迁带来的势能,卷入更多的大众群体,来实质性的撬动社会进 展。
象征性符号的塑造
在一个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中,信息的发布、理解、共识的形成,行 动的推进,都是基于有效地传播,而传播必然需要一系列的符号体 系。有了符号系统,就可以形成好的穿透力和公信力。在自由不断深 入的过程中,民间必然要形成一系列独特的话语和象征性的符号体 系。而象征性符号,无论是人物还是话语,都是长期社会运动锻造而 成的。以笔者记忆所及,从2002年以来,民间社会提出了一些开创性 的概念,比如维权运动、文化先锋、公民运动、草泥马、推友、饭 醉、公共知识分子、《零八宪章》等等,这些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 了最近数年来民间社会努力的方向,从而形成了具有社会穿透力的符 号。
不过,很明显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当局并没有完全消极被动,而总是 试图参与对民间话语的重新阐述,获取对民间符号的主导权。比如对 于维权概念,官方媒体事实上很早就开始借用这种语汇,试图把这个 充满抗争意味的概念矮化为类似争取消费者权益的一种内涵。而对于 公共知识分子这个概念,官方先是试图进行恐吓,比如《解放日报》 公然发表社论批判这个概念,只是没想到反而帮助了这个词汇的传 播。到后来,各种污名化进程就开始了,到如今,在微薄上公共知识 分子终于成为一个被用来骂人的词汇了(当然客观上也有公共知识分 子修炼不够,担当不够等内在因素)。有意思的是,对于流行传播符 号,凡是社会领域的,凡是政治对抗意味不明显的,官方往往试图争 夺或者重新定义,而属于政治领域的,政治内涵很明确的,官方则往 往封杀,而不敢进行争夺。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年,这种对公共符号 的塑造和争夺还将持续,更多符号性人物也将逐步形成,这个过程 中,民间社会应该形成某些基本共识,在消解官方符号的同时,有意 识的塑造民间独立的传播符号,通过符号和对手博弈,引领更多社会 力量参与到自由事业中。
创制政治化议题
和官方所拥有的资源相比,民间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这些有限的 资源和能力应该以最经济的方式使用在最关键的议题中。因此,在社 会演变中,作为个体,自然有其偏好的议题领域和参与方式,这个意 义上,公益的,道德的,历史的,人文的等待领域的资源的积累,都 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民间社会应该积极介入,并涵养后续能力的领 域。但是民间社会时刻不能忘记的是,真正保障自由的是宪政民主的 政治制度。因此政治化议题的创制,政治化议题的坚持,始终是民间 力量不可偏废的轨道。政治议题固然有其风险,但是风险总是对应于 一定的社会情境的,如今的平常言论放在30年前也许就是杀身之祸, 而30年后政治组织也许遍地开花。因此真正的考验是民间对创制政治 议题的分寸感和节奏感,很多高风险的议题,只要循序渐进,其实是 可以把风险逐步消弭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动自由需要从自发到自 觉,要从个体到群体,要从偶一为之到持续为之,要从分散到整合, 从表层议题到纵深议题,这些都意味着民间社会不再被动的应对社会 乱象和官方主导的社会进程,而是开始创造性的创制政治议题。在权 力和利益格局盘根错节相互制约的格局下,官方根本无力启动有意义 政治进程,政治议程的主导权历史性的落在了民间。
上述几个要点,只是推进自由的点滴意见。如上文所述,推进自由并 没有固定的剧本,但这确确实实又是一部正在揭幕的大片,而舞台是 开放的,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大显身手。所需要的门票,仅仅是一个简 单的信念:推进自由。
〔原载《公民》月刊,总第64期,2012-06〕
Share this article :

0 评论: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

中国民主党网络阵线公告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Copyright(C)中国民主党网络阵线 CDP.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