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民主拯救中国! CDP.ORG
Democracy Save China!
Home » » 我的心中有一团火焰 楚寒访谈

我的心中有一团火焰 楚寒访谈

Written By CDP.ORG on 2011/10/06 | 10/06/2011

潘谦千,楚寒

┌────────────────────────────┐
│ 旅美作家楚寒1975年出生于江苏北部的建湖县,后陆续求学 │
│ 工作于苏州、射阳港、福州、昆明、加州等地。新书《火焰 │
│ 不死》呈现出一位人文写作者对人文地理、古今中外的思想 │
│ 家及其作品、社会重要议题的思索和见解。本书开篇从人文 │
│ 历史、思想角度出发写了福州、昆明、香港、加州卡美尔和 │
│ 苏州等几个地方,"我在长江北岸、�海之滨的江苏北方长 │
│ 大,年少时却总是憧憬着南方。"理想主义气质浓厚的楚寒 │
│ "在东方与西方、过去与未来、梦想与现实之间,我一路跌 │
│ 跌撞撞摸索着,挣扎着,奔向你","而我,一个思慕者, │
│ 仍徘徊在历史的洪流中感今思昔。"传媒人潘谦千的访谈就 │
│ 从这个话题开始……                  │
└────────────────────────────┘


潘:您的新书《火焰不死》开篇第一辑《江海潮音》写了几个位于南
  方的地方,请谈谈您的成长经历,和您书中着墨写南方的原因,
  以及您想借此表达的内心想法?
楚:我出生在江苏苏北的一个县城小镇,在17岁离开家乡之前,我在
  那个小镇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象是美国作家弗朗克.麦
  科特在他的自传体回忆录《安克拉的骨灰》里所说的:"我的童
  年不堪回首,我能活过来,真是一个奇迹。",这句话好象也是
  在说我,从小我就是一个叛逆的孩子,一个边缘人,我在成年之
  前一直对家庭和学校有着痛苦和疏离的感受。

  在少时那段成长的岁月里,南方尤其是80年代台湾和香港的文化
  让我深深地沉迷,成了我寻求精神慰藉的一方天地。因此当我23
  岁考取律师资格面临执业地点的选择时,我决定跑到自己完全陌
  生的南方城市,去打拼。

  因为自小对南方有一种特别的情结,我才象您刚刚说的在文章中
  写道:"年少时却总是憧憬着南方。"。

  后来,我又对南方思潮在近代中国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
  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到了21世纪初,我认为中国的路径走
  向仍然要将目光投向南方,去吸取那里的人文资源。那两块我少
  时思慕的地方仍然可以在人文环境上,诸如制度、文化和价值观
  等方面,为中国的前方发展道路提供启迪和想象空间。具体而
  言,譬如香港的言论自由和人权法治、台湾的民主政治和多元包
  容、两地公民社会的成长,等等。

潘:在书中第二、三辑《生命的火焰》、《精神不死》中,您写了一
  些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和他们的作品,书评里说"火焰,是伴随着
  沉重肉身与生命旅程的光和热,是燃烧在人类内心深处看不见的
  太阳,能让充满困惑挣扎和受到压制的精神世界不死。呐喊者的
  文字,如暗夜星空划过的彗星,撞击着这个浑浊沉闷的世间,给
  人以鼓舞、向上的力量。"请问您为什么要写这些人物,谈谈您
  写作取舍人物的标准?
楚: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我最为钦赞的是那些思考人类命运、为人
  类的处境求索、为人类的苦难哀伤、而在自己生处的时代担当起
  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的人类史上的杰出人物。我在书的辑二、辑
  三写了一些我心仪的这些人物,如文学家、哲学家、宗教家、活
  动家等。

  我的结论是,一部人类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光明与黑暗的博弈
  碰撞史。人类社会之所以发展到现在尚未完全堕落,人类社会的
  发展历程之所以能不断地抗衡黑暗权势、而后不断地展露出希望
  的曙光,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些内心世界闪烁着高贵精神品格
  的光辉生命。

  我在书中试图用文字挖掘出他们内心的精神品质。我写作选取的
  标准,是他们对生命的热爱、持有的人文理念和悲悯情怀,独立
  意志和批判精神,维护人性自由和生命尊严,以及能够深入理解
  生命的本质和人类的苦难,用于承担起提升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
  品质。

  我对他们怎样获得了强健的心灵力量,怎样致力于探寻、解决人
  类的生存困境的所作所为十分有兴趣。

潘:读这本书的第四辑《为爱和公义祈祷》,可以感受到本书的封底
  语:"本书即是这样一部述说着'火焰不死'的热忱不屈之作。
  爱、公义、自由、人道、平等、尊严──一位人文写作者倡扬捍
  卫的价值,在作者激昂悲悯的笔下,缓缓映入你的眼帘,直至你
  的心魂。"请问您认为当代中国缺乏这些价值吗,谈谈这些价值
  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楚: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以及法律生涯中所经历的,有许多痛苦的和
  屈辱的记忆,包括压抑个性、漠视个人自由,践踏人的价值和人
  的尊严,不把人当"人"看待甚至肆意凌辱和摧残。此外可怕
  的,是愚民教育和谎言舆论长年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曾让
  我感到非常的失望。美国小说家诺曼.梅勒说过:"支持我写作
  的动力是对美国的爱与失望"。我对这句话深有同感。一直以来
  对中国的爱让我想用笔来抒发,对中国的失望让我想通过写作去
  "为爱和公义祈祷"。

  我认为,千载而下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一种暴力文化、专制文化和
  权谋文化,由此形成了一个悠久的漠视个体生命、缺乏爱和公义
  和信仰的国度。中国文化和哲学的病根子在于"压制个人自
  由"。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存土壤,那么贯穿中国文化主线的先
  秦的儒法,中古的宋明理学,以及20世纪发展出的极权主义无疑
  是中国文化中的毒素。要培育一种有人味的、文明的、拥有"爱
  和公义"的现代文化,国人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潘: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加强了对
  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增强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您怎样看
  待当今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
楚:中国近些年来经济总量确实在提升,现在GDP总量已超过日
  本,跃居世界第二了。这一现象有好的一面,但也有坏的一面,
  比如由此带来了自我膨胀,急于要"输出文化",要"增强中国
  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我倒是觉得中国先别忙着对外"输出文化",先得承认自己的文
  化是"有病"的,传统文化的痼疾加上90年代以来消费主义、犬
  儒主义和民族主义对文化思想领域的侵蚀,导致我们的文化实在
  是"病得不轻"。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得先"治病",开窗敞门接
  纳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和文化,譬如尊重个人、维护个人自由和
  权利、多元的文化生态、鼓励独立思想的大学教育、宽容不同意
  见这些价值理念,等等。

  在中国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渴求外部世界的认可之
  前,我觉得,应先在我们国家的内部进行真正的对话,应尊重我
  们自己的学者、文学创作者和艺术家们,应保护我们社会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为社会创造一个自由的空气氛围,同时让公民社
  会、非政府组织这些民间社会得到健康成长。

潘:您的专业是法学,怎么走上文学这条道路的呢?
楚:确切地说,不是"走上",而是"逃到"文学这条路。德国有个
  法学家拉德布鲁赫(Gustav Radbruch 1878~1949)说过:"很
  多诗人是从法学院逃逸的学生。",文学史里头象歌德、海涅、
  泰戈尔、卡夫卡、托尔斯泰等人,我也是这样一个"逃生"。我
  的家庭有中文系背景,家里藏书颇丰,我自小就读文学名著和其
  他的文学书籍,爱好文学,后来走上法律的路,在法律职业生涯
  中经历了理想的破灭、现实的残酷和很深的失落感,就回归或者
  说逃回了文学。

潘:我注意到有媒体评价您"为人为文兼具法律人的逻辑、文学人的
  激情和哲学人的思辨"。据我所知,你也写政治评论和杂文、从
  事过多份职业及社工(义工),在您身上似乎有着多重角色,谈
  谈您生命中的"关键词"可以吗?
楚:如果用"关键词"来概括,我想有文学、法学、社工、政治这么
  几个吧。我对政治有着"遥远的不感兴趣的兴趣",对法学有着
  "美丽的错误的一段情缘",对社工有着"相见恨晚的一见钟
  情",对文学有着"一生一世的爱情"。

  我近年来确实写了不少的政治评论和杂文,也很关注于政情社
  情,但我对政治的态度,就象维特根斯坦写给好友冯.费克尔的
  信中解释他的《逻辑哲学论》:"不可说的、只能在沉默中显示
  的东西,永远比可说的东西重要。生命和文化永远高于自然和技
  术。",对我而言,文学的一方天地,永远比现实的政治更有魅
  力,文学永远高于政治。

──────────────────────────────

◆新书:《火焰不死──楚寒人文、思想性随笔集》:由台湾秀威咨
 讯出版部于2010年4月在台湾出版。

◆楚寒简介:1975年生于江苏建湖,在本地读完中小学,后获法学硕
 士学位。曾任职于发电公司,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自1990年发表散
 文诗作品以来,陆续在中国、美国、台湾、香港、澳门等海内、外
 媒体上发表散文随笔、杂文政论、短篇小说、时事评论、文学评论
 等各类型作品,并在多家媒体上开设专栏,曾获得校园佳作奖、优
 秀论文奖、台湾"5.4"文学奖等奖项。着有未刊评论集《政治,
 你有多少的罪恶?》、随笔集《羽毛笔的自由》、人文随笔集《火
 焰不死》、杂文评论集《提刀独立》、《独立窗扉》。

Share this article :

0 评论:

Speak up your mind

Tell us what you're thinking... !

中国民主党网络阵线公告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Copyright(C)中国民主党网络阵线 CDP.ORG All Rights Reserved.